炎热之夏,手持一把折扇,轻轻摇动,不但可以纳凉解暑,还能表现一种儒雅风气,无论是折扇还是团扇,扇面都是必须的,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雅士,书画大家都喜欢在扇面上书画来抒发情义,或自玩收藏或赠送好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常见的扇面图案。
一、荷花扇面
荷花又名莲花,被誉为君子之花,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在祖国大地上繁衍生息的荷花,古时就以善美的姿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但折扇荷花,团扇荷花作品也非常好看。
以荷花为题材的诗词,较早见于《诗经》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三千年前民间已用荷花喻女性之美,并与蒲草并提,象征男女之间的爱情。而荷花之美亦被历代文人推崇备至。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短短一幅文章就将荷花的纯真圣洁品格渲染的**,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被广为传诵。
二、菊花扇面
菊花有多种名称,如黄花、重阳花、女华、隐逸花。菊花有傲霜之姿,凌秋之气,以其不畏风霜的性格而为古今众人所推崇。自古以来画家、诗人无不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蔚成风气。
三、梅花扇面
梅俏不争春,竹篱茅舍,自成风景。它不屑于繁华富贵,甘愿墨守孤寒清贫,着意装点早春的单调清冷。它赋予了文人多少才思,一树梅花千首诗,冷艳高雅赢得世人讴歌颂咏。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
四、竹影扇面
竹子身材颀长,消瘦,洁净,用途不是太大,摇曳生姿的,很像是绰约的女人,所以人们都爱竹子。诗人爱颂竹子,因为它不畏严寒;画家爱画竹子,因为它清雅,高贵,贵而不俗,雅而不酸。
五、仕女扇面
仕女画:是指以美女为主要描绘题材的人物画。较早始于战国。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散君者,善画,齐王妃,九重台,召散君画之。散君久不得归,思其妻,乃画妻对之,齐王知其妻姜,与钱百万,纳其妻。”之前我们在复古团扇仕女图绘画教程中介绍过团扇仕女的画法,有兴趣朋友可以参照学习。
折扇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
折扇较早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代,《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腰扇”据《通鉴注》上的解释“即折叠扇。”
根据制作材料和方法的不同,这些折扇命名也不一样。扇骨多而轻细的,叫春扇或者秋扇。以香料涂沫扇面的,叫香扇。
可以藏在靴子中,以备行旅途中使用的,叫靴扇。更有一种以各色漏地纱为扇面,可以隔扇窥人的,叫瞧郎扇。还有一种左右可以打开,制成三层扇面,中间一层画着春宫画的,叫三面扇。
此外,根据制作式样各别,产地和制作人不同,而叫做黄扇、曹扇、潘扇、川扇、青阳扇等等。折扇的附属装饰品,是扇坠。有人认为,扇坠以蜜结迦南为**,其次是宋做旧玉的小饰件,再次为虎斑贝(宝螺)、金丝,各色玉做的也算好。至于琥珀、蜜蜡之类扇坠,就是下品了。